联系我们  邮箱  招聘  留言  报名热线 :86-029-88325385     88323441
本页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研学活动】2025届F4班袁家村调研报告

栏目:最新消息作者: 管理员发布时间: 2023-07-01 13:40:00阅读: 33640次

1.png


  PART.01  袁家村概况及发展历程


2.png


  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袁家村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它坐落在举世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陵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唐昭陵旅游专线从附近经过,交通十分便利,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度假体验胜地。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过这里。


  发展背景


  袁家村的发展历经波折。早期,该村干旱贫困,只有62户人家,人口总数不到300。20世纪70年代,郭裕禄被推选为生产队队长并担任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甩掉了扣在袁家村头上的穷帽子。改革开放后,袁家村先后兴办起印刷厂、海绵厂、水泥厂、砖窑厂、药厂等企业,发展成为小康村。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高能耗、高污染的村办企业相继破产。2000年以后,村民收入骤降,陆续进城务工,袁家村变成了一个“空心村”。2007年,老支书郭裕禄的儿子郭占武担起了重振袁家村的重任,他带领村民,以村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打造以关中民俗文化为主题的村景一体式旅游景区,建成了文化浓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关中印象体验地”。


  PART.02  袁家村经济效益与荣誉


3.png


  袁家村规划占地1500亩,实际用地600亩,约62户,总计286人,集聚约800多名农业创客,吸纳2983名“新袁家村人”就业,2022年接待量达到600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三万农民实现增收,旅游总收入超15亿元,本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8600元增加到20万元以上。袁家村还通过统筹周边10余个村庄的产业合作,带动周边数万名农民增收,实现了村域经济和社会转型。这些举措使它先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中国十大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最美村镇”“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基地”“最具旅游特色小镇”等殊荣。



  PART.03  袁家村的运营模式



5.png


  运营模式


  袁家村的运营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明确了袁家村农业、作坊手工业和深加工产业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当地一产、二产和三产并行的生产模式,还打通了各种供应链条来实现在新的乡村农业和城镇融合背景下一种全新的模式:旅游产业链、农业产业链和作坊产业链。旅游产业链是以民俗文化、餐饮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品链;农业产业链更多的是对经营食材、养殖、包装、营销的产业链进行打造;作坊供应链的重心是乡村旅游方面和让袁家村“走出去”时的产品供应。


  股权设置


  袁家村的作坊街和小吃街采用合作社的模式,基本由本地村民为主入股,类似于一种集体经济。袁家村股权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基本股,即集体资产。二是交叉股,即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铺,村民可自选入股。比如搞作坊的可以入股小吃或者其他商铺,这样可以使大家分享到整体的收益。三是调节股,限制大户,照顾小户,全民自愿参与。其核心在于发展商业产业的同时让老百姓更多的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福利,因为袁家村的机制设置目的不是企业运营,而是以集体经济为主导,弓形发展。


  机制


  袁家村自行探索出来的发展模式是袁家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袁家村把小吃、作坊纳入合作社的管理,形成豆腐、酸奶、醋、粉条、菜籽油等作坊和小吃街的股份合作社,统一交由公司经营,也通过合作社建立了机制化的管理、食品管理体系等。


  PART.04  袁家村的经营业态分析


7.png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袁家村小吃作为其主要业态,其成功之道首先在于“抓住”了游客的胃;其次,袁家村小吃的价格门槛低,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最后也有相关的品控、一店一品的要求,打造小吃核心品牌的力度。袁家村除了小吃以外,作坊业态以及民宿业态、酒吧业态最近几年也发展得十分迅速。未来袁家村会向着一个特色小镇的方向发展。但无论如何创新,中心产业还是围绕小吃街和作坊展开。


  从袁家村2022年业态分布来看,餐饮业占据首要地位,占比高达41%,小吃街投资收益最高。


  站在企业角度,袁家村有三个概念:作坊里的袁家村、舌尖上的袁家村和指尖上的袁家村。分别对应以建筑作坊加工业、小吃和非遗民俗为核心的袁家村。




  01  作坊里的袁家村


  作坊是袁家村的核心业态之一,前店后厂的作坊空间布局体现出传统关中地区的手工业布局形式。一个作坊就是一个体验空间;一个作坊就是一个打通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组织;一个作坊也是体现关中乡村经济的形式。


8.png


  02 舌尖上的袁家村


  地方小吃的集体记忆与乡村的风土人情有很大的关系。袁家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北小吃的民众基础和地域文化的消费基础。站在经济学和商业运营的角度,低门槛的小吃消费让游客更有参与感、体验感和存在感。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作坊也为小吃品质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9.png


  03  指尖上的袁家村


  袁家村有很多非遗的产品,比如皮影作坊。一个作坊既是一个开放的美食生产场,也是传统非遗文化的保护地。这些作坊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手艺人的生存方式。对游客来说,这些作坊让他们获得了有温度、诚信的商业体验。


  PART.05  投资思路


  1.围绕民俗IP,把当地特色的产品制成礼品,还要增加电商渠道,使其成为一种电商消费和礼品消费相结合的特色村庄。


  2.注重文旅商业背后的供应链,将种植、加工、设计、销售一体化的供应链打通。利用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结合当地特色,实现文创供应链、餐饮供应链的多元化。


  3.根据供应链打造体验链,因为供应链的核心就是体验链,努力实现从生态到生产+生活+场景的体验式消费。


9.png



  撰稿:2025届F4班刘家良


  编辑:肖弼升    2025届F4班刘子骁


  摄影:2025届F4班刘家良    王奕博    沈琪恩


  指导老师:侯智


  审核:董延丽  张媛媛


联系我们 邮箱 招聘 留言 报名热线 :86-029-88325385     88323441

©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国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