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邮箱  招聘  留言  报名热线 :86-029-88325385     88323441
本页位置:首页 >> 最新消息

高新ICC学子说丨666S 战队的冠军配方,藏在这些细节里

栏目:最新消息作者: 管理员发布时间: 2025-10-21 09:50:00阅读: 154次

  当代码与机械在赛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当团队协作跨越国界绽放光芒,我校学子郭从心、赵谨溪、王海翔组成的666S队在刚刚落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东盟地区锦标赛VEX机器人项目中,以绝对实力斩获高中组冠军与全能奖(Excellence Award),在这场被誉为机器人界 "奥林匹克" 的国际赛事中镌刻下属于本校的荣耀印记。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这支冠军队伍,一同探寻荣耀背后的科技密码与成长故事。

2.png

  Q:        这次夺冠和获得全能奖,你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是团队配合、技术实力,还是临场应变?

  郭:  我们能拿到这份荣誉,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也不在于某一个环节的胜利,而是整个团队贡献全部力量,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拧成一股绳的结果。团队配合是我们的底气,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筑牢了成功的基础;每个人的技术积累是我们的利器,从机器设计到算法优化,再到把控对抗节奏,每一步都凝聚着666S所有人的汗水;而临场时的沉着应对,更是让我们顶住了压力。正是这些看似细微却关键的环节,共同拼出了最后的成绩。

  王:  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团队的默契配合与冷静应变能力。我们的队伍从一开始就分工明确,每个人职责明确,并且都认真负责。在比赛中,遇到程序崩溃或自动阶段失败时,我们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地分析问题、迅速调整策略。正是这种互相信任、及时沟通的团队氛围,让我们在压力之下依然能稳定发挥,最终拿下全能奖。

  赵:  这次比赛能夺冠和拿全能奖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我们分工非常明确,负责“搭车”的同学在前期主要出力;负责程序的同学在车“搭”之后反复调整,让赛场上几乎没出过程序问题;操控的同学一直在认真协调与优化车辆和程序的问题,同时也化解了组内的矛盾;负责工程笔记的同学用比赛前最后的休息时间把笔记赶了出来。每个人都做到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自然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Q: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特别困难的挑战?你是怎么克服的?

  王:  最大的挑战是在赛前调试时,机器的小电机出现锁死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运行。当时我们已经很晚了,但团队并没有放弃。搭建组彻夜检修,编程组不断优化代码。那一晚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彼此鼓励,最后机器成功恢复运作。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Q:  你们的机器人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

  郭:  我们这次机器人设计最特别的地方,在于突破了本赛季VEX比赛几乎是所有人的“惯性思维”——我们没有盲从大家默认的设计思路,而是结合自身情况做了个性化创新。

  核心创新点是底盘动力的战略性调整:我们主动降低了底盘的动力配置,依据赛规平衡原则,把省出的动力全部倾斜给了上方的打球机构。因为本赛季比赛场地较小,我们判断,与其追求底盘的强动力,不如优先强化打球核心功能,更适配场地环境和我们的操控习惯。

  这个设计有得有失,但经过整个团队综合评估后我们三个一致认为利大于弊。做出的这个决定和想法也让我们明白:比赛里没有“大家都这么做就是最好”的标准答案,关键是平衡所有因素,根据团队特点、机器需求做个性化设计,不随大流,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这正是我们设计中最核心的巧思。

  Q:  对其他对机器人感兴趣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

  赵:  多调、多试、多想。机器人大体上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也就是结构和程序。两者要相互适配,靠的是结构的不浪费能量,不增加风险与程序的稳定和调试。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多试试,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出来;多想想,自己的想法到底好不好用。在有效时间的堆积下,没有成功不了的事。

  从赛场荣耀回溯逐梦历程,666S战队的故事早已超越奖项本身——那是分工明确却心脉相连的团队同心,是临危不乱仍沉着破局的应变智慧,是敢破惯性、精准创新的攻坚勇气,更是直面困境、彻夜坚守的奋斗底色。这份精神从不专属于赛场。愿同学们以666S战队为榜样:在协作中凝聚力量,于创新中突破边界,在坚守中攻克难关。让我们带着这份团队同心、创新锐气与奋斗韧劲,在各自的领域里勇毅前行,共赴更璀璨的征程!


1.png


联系我们 邮箱 招聘 留言 报名热线 :86-029-88325385     88323441

©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国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