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助力国际班家长破解青春期孩子教育难题,搭建科学育儿桥梁,2025年10月29日,西安高新一中国际班举办了以 “如何做一个国际中学生的赋能型家长” 为主题的家长沙龙,特邀优秀毕业生家长刘子歆老师带来专业分享。刘老师是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委员会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耕儿童青少年心智成长教育20年,不仅是萨提亚家庭治疗师、青少年心智成长教练,更为公立、私立及国际学校开展数千场教师培训与家庭教育培训,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刘老师从国际生家长和心理咨询师的双重身份出发,为参与本次沙龙的家长,带来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讲座内容。

解码需求:读懂国际中学生的“成长密码”
沙龙伊始,刘老师聚焦国际中学生的核心需求,从生理、认知、情感三大维度拆解青春期特点。针对国际班学生的特殊性,刘老师特别提到,部分孩子可能因文化适应、学业压力出现“自我中心”倾向,甚至与家长发生激烈对抗,“这些行为背后,往往是安全感缺失、对失败的恐惧,或是希望被认可的深层需求。”
沟通工具箱:四步打造信任型亲子关系
“读懂孩子只是第一步,掌握科学的沟通方法,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刘老师随后带来“沟通工具箱”,通过“观察与倾听—共情式回应—共同探讨—设定边界与协作”四步法,为家长提供可落地的实操方案。

家长赋能: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支持孩子
“很多家长把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却忽略了自己的情绪健康。”刘老师分享的数据让在场家长深感共鸣。为此,她特别开设“家长自我关怀”环节,传授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她还建议家长通过运动、听音乐、冥想恢复心理能量,用“情绪书写”梳理感受,同时主动构建支持系统。

家长反馈:干货满满,开启育儿新视角
F4班家长代表:
昨天参加了家长沙龙,老师的分享就像一面镜子,照着我们每一位家长,让我深刻认识到,从指挥官到同行者是国际高中家长必做的角色脱变。
分享会上讲到的“冰山模型”“共情回应”等都让我认识到,国际班的家长必须“进化”,不仅要做孩子生活照料者、学业的监督者,还要努力的提升自己,成为孩子情绪稳定的倾听者和接纳者,更要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支持者。学习和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情,点燃孩子的创造力、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和决策能力,做到真正的将自主权交还给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同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和责任感一并交给孩子。
国际生的家长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在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而是在助力一个有思想、会创新、有内驱力的年轻人,去追逐他们自己的梦想。我们家长需要放下焦虑和控制欲,相信孩子的内在生命力,并努力做好他们成长路上的同行者。
AP4班家长代表:
九九重阳节,有幸参加高新一中国际班组织的家长沙龙。带来讲座的刘老师既是资深心理老师,又是优秀学生家长,能兼顾这两种身份,实属不易,让我深感敬佩。
讲座生动而有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环节是刘老师通过创设具体场景,邀请家长参与,引导家长分享心声等一系列互动,带领大家共同思考家庭教育的问题。这个环节让我内心五味杂陈,我感到惭愧不已!!不能共情,不能倾听,不能足够信任,不能无条件的爱,不能包容一切,用固有思维去评判孩子、要求孩子,结果事与愿违,传递焦虑,传递负能量等,都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家长,曾经陷入的误区。这一切只因认知有限,内核不稳,能量不足。有句话说得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希望以后我可以多学习,多倾听,多读书,多交流,控制情绪,改变说话方式,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成为老师所说的“赋能型家长”。
此次家长沙龙的举办,不仅为国际班家长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让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得更远。董延丽主任表示:“各位来参与活动的家长,都是最负责任、最爱孩子的家长,拥有这样的家长是孩子们的福气!”未来,我校将持续开展系列活动,邀请各行各业专家分享经验,与家长们交流心得,助力家长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 “赋能者”,共同为国际班学生打造健康、多元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