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电影“私人定制”的最后,葛优面对镜头回答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有一百万让你捐给穷人,你捐还是不捐?”葛优果断的点头:“捐,全捐。““那如果你有一辆车,你捐么?“”不捐。“”为什么呢?“记者问。”因为我真的有一辆车。“葛优不好意思地笑了。”感动中国的获奖人段爱萍之所以让人感动,大概就是因为她真的有一百万,并且全部都投入在了村里。
通过煤矿致富的山西人,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他们有一个统称叫做“煤老板“。段爱平的高尚在于她明白钱并非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她认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要看她对别人做出的贡献和帮助有多大。先是投入所有的积蓄为村里兴建学校和养老院,后是不顾病痛折磨坚守岗位在暴雨中帮助村民。竞选村长时,她只说了一句话,却从此开始为了全村工作了数十年。她说话很少,却做了很多;她大字不识,却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人们的心里。
相比于有百万捐百万,有一分捐一分也同样令人动容。刘盛兰接过的奖杯上面,我总觉得应该刻着”惭愧中国”。让穷人接济穷人,富人越来越富,这种怪象在这个案例上不过管中窥豹。总有人叫嚣着“拒绝道德绑架”,我们都认同并非有钱就要捐,但是作为一个经济条件尚可的社会人,我们有时做些力所能及的捐助,也许就能在不经意间改变某个人的一生。不随意挥霍,也不吝啬于施舍,这才是对待财富应有的正确态度。
我们为各种获奖人物动容,有些是出于同情,出于理解。而胡佩兰老人是真的让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动。数十年如一日的坐诊让她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她通过继续坐诊的方式将经验回报给更多的病人。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她仍像慈母一样对待病人。她对着镜头说:“她们是感情动物,有时候一句安慰就能让她们放松下来。”医生的最高境界并非医术高明, 而是医德服人,胡佩兰用她的实际行动做到了。坐诊对于胡佩兰而言,早已不是职业要求,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她的生活中,成为不可更改的习惯。最打动我的是老人与白岩松的对话。”感动中国“的这个环节,一般以煽情催泪达到“感动”效果,而老人与白岩松的对话此时却逗笑了全场。白岩松称赞胡佩兰的高尚,老人只是坐在轮椅上摆手:“我不高尚。”白岩松又对她表示感谢。老人仍是轻松的语气:“我应该谢谢你。和你说上话,不容易。”对于老人而言,她所做的一切不需要表彰和感谢,她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只是做的比别人久了一点。
真正的感动来源于那些真正做着实事的人们,他们不会夸耀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帮助过多少人,甚至不认为自己有多崇高特别。他们只是默默地坚持着,误会自己的选择,过自己认为值得的生活。平凡与伟大的差距,并非只是那些惊人壮举,也有这些做着看似平凡事情的一份坚持。让我在心里由衷地向他们鞠一躬,感谢他们所带给我们的脚踏实地的感动。